2025年5月8日(周四)上午8:30–9:10,人工智能前沿交叉科学与技术论坛第十九讲在雁栖湖西校区教一-101教室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张云华受邀作题为《基于卫星海面测高的海洋遥感大模型》的专题报告,报告由前沿交叉科学学院副院长申立勇主持,人工智能方向博士生及跨学科研究生近200余人到场聆听与交流。
基于卫星海面测高的海洋遥感大模型
报告首先介绍卫星测高原理及其主要应用,重点介绍国际最先进的宽刈幅成像高度计在海洋亚中尺度现象探测和海洋短波重力场探测方面的最新应用成果,进而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在海洋亚中尺度现象的探测、预测以及海洋重力场的高分辨率和高精度反演的应用方向和基本方法,并展望应用前景。
互动交流
与会师生围绕“卫星测高原理及其应用”、“宽刈幅成像高度计的探测优势”、“人工智能在海洋探测中的应用方法”及“海洋高精度重力场反演技术”等核心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张云华研究员结合团队在国际先进宽刈幅成像高度计项目上的实践经验,详细解答了在卫星测高数据获取、人工智能算法优化与海洋现象预测之间的相关研究。
跨学科协同,赋能海洋科学
作为人工智能前沿交叉科学与技术论坛的第十九讲,本次报告为国科大师生与海洋科学、人工智能及探测工程领域专家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了卫星测高技术和人工智能赋能海洋遥感应用的深度融合。未来,学院将继续组织系列学术活动,邀请国内外顶尖学者,共同推进前沿海洋探测技术与交叉学科的研究应用。
报告人简介
张云华,研究员,博士。长期从事微波遥感技术与应用、新体制雷达技术、雷达信号处理、天线技术的研究工作,主持研制成功了国际上第一个宽刈幅成像高度计(天宫二号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并国际首次获得宽刈幅海面高度的高精度测量结果。研究成果曾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中国科学院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被授予“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称号。已培养了25名博士,12名硕士,多名学生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国家奖学金、朱李月华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