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前沿交叉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万雪做“空间场景智能感知与未来行星探测”前沿学术报告
2025年4月16日(周三)上午08:30–10:00,第一届急需紧缺领域学科交叉高端论坛暨博士选题月——人工智能前沿交叉科学与技术论坛第七讲在雁栖湖西校区国际会议中心报告厅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万雪受邀作题为《空间场景智能感知与未来行星探测》的专题报告,前沿交叉科学学院人工智能中心主任叶齐祥教授主持,人工智能方向博士生200余人参与聆听与交流。
空间场景智能感知与未来行星探测
面向月面与深空探测任务中对高自主性、强鲁棒性的智能能力需求,特别是在探测器视觉导航、航天器在轨维护与维修等关键场景下的挑战,近年来“AI4Space”逐渐成为空间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报告首先综述国内外在该领域的代表性研究与最新进展,聚焦人工智能在感知、导航、决策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同时,介绍团队在卫星相对导航、月面机器人视觉感知与导航定位、火星无人机定位方法、地外多机器人联合SLAM、以及具身智能驱动的行星探测任务等方向的前期研究基础和技术实践。最后,结合未来深空探测任务的发展趋势,探讨人工智能在复杂非结构化环境下的潜力应用,并提出若干值得关注的研究问题与发展方向。

图一:万雪研究员作专题报告
互动交流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师生们就视觉导航在月面极端光照条件下的适应性、多机器人系统中异构感知信息的融合方法、以及深空探测任务中AI算法的实时性与可靠性等问题提出了具有深度的思考与提问。报告人万雪研究员也结合团队的实际工程经验与最新研究进展,分享了技术突破背后的思路转变和多学科交叉的协同机制,现场讨论充分而富有启发性。
聚焦前沿交叉,赋能空间智能
作为人工智能前沿交叉科学与技术论坛的第七场活动,本次报告为国科大师生与航天空间智能技术领域专家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与航天工程在月面探测、在轨服务等关键任务中的融合应用。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AI4Space相关研究布局,聚力发展智能感知、自主导航与多机器人协同等核心技术,助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天科技创新高地。
报告人简介
万雪,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高层次引进人才,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博士毕业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主要从事深空场景感知、视觉导航定位技术及空间对地观测场景感知等方面研究,研究成果多次发表于ICPR等CV顶会,ISPRS Journal、ITGRS等行业顶刊,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际学术奖项,如RSPSoc主席特别奖等。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