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前沿交叉科学学院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前沿交叉科学学院学生会
活动速报
3月31日晚,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前沿交叉科学学院主办的「博观论道」交叉学科博士生创新论坛第二期活动在雁栖湖校区东区科学与艺术大楼顺利举行。本期论坛以“共话大模型与DeepSeek应用”为主题,延续首期活动的开放理念,吸引全校二十余个院系的近百名研究生报名参与,持续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与青年科研创新实践。
多角度阐述大模型科研应用
主持人庞宇轩以北宋文学家苏轼名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开场阐释论坛理念,并简要介绍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主持人介绍博观论道系列活动
三位报告人分别从分别从AI for Science(简称AI4S)范式、垂类模型应用和科研效率提升角度展开深度解读。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生,他山学科交叉创新协会会长郑博元以《AI4S范式下的跨学科思维培养》为题,从AI4S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于学科交叉含义、重要性和方法论的思考,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该领域的相关学习工作经验;

主讲人郑博元分享AI4S范式下的跨学科思维培养
中国科学院大学前沿交叉科学学院博士生王泽煜分享了《大模型与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漫谈》,聚焦遥感领域大模型的应用,系统介绍了前沿技术发展现状、当前挑战和未来展望;

主讲人王泽煜分享大模型与遥感图像处理技术
中国科学院大学前沿交叉科学学院博士生黄宇鸿以《DeepSeek助力日常高效科研》为主题,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详细讲解了科研绘图、编程辅助、文献阅读、科研写作和个人知识库构建的AI应用。

主讲人黄宇鸿分享DeepSeek助力日常高效科研
本期论坛设置的三大视角广度与深度兼具,启发参会人员深入思考,在讨论交流环节积极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进一步激发了青年科研人才的灵活思维和创新活力。
关于博观
「博观论道」交叉学科博士生创新论坛是前沿交叉科学学院“朋辈帮扶”品牌活动体系下的首个系列活动。后续将继续推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交叉学科相关主题的前沿学术论坛,通过“分享+讨论”的活动设计,营造轻松开放的非正式学术社交场景,依托问卷反馈机制,持续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 “「博观论道」期待与更多‘道友’从新朋友成为老朋友,在交叉学科的土壤中共同实现厚积薄发”。

主讲人、参会人员与工作人员合影